才下火神山,又上雷神山——一個四川“逆行者”的武漢日記
2月2日上午,武漢火神山醫院宣布完工,興源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建的污水處理工程項目也于下午4點驗收交付。從除夕正式接到任務到完工交付,常規施工需要45天的污水處理工程,火神山項目只用了7天。
這個創公司紀錄的中國速度背后,是來自貴州、四川、江蘇、河北、浙江、北京的“逆行”請戰員,是他們日以繼夜的付出。
火神山項目交付后,興源團隊馬上又轉戰雷神山醫院,其中就有來自四川省樂山市的電力工程師彭中田。經過多番溝通,2月3日,紅星新聞記者在午餐時間的間隙電話聯系上他,此時他已經在雷神山施工現場連續工作了18個小時。“人這一輩子總要做幾件不為錢不為利的事!”
(彭中田出發去火神山前的朋友圈)
1月26日:主動請纓
缺人你怕啥,我這邊不是個現成的嗎?
——彭中田
彭中田,綽號彭鴨子,是新希望六和湖北分公司禽事業部的員工,也是興源武漢團隊唯一的四川籍前線員工。1月17日,他從武漢返回老家樂山市犍為縣壽寶鎮,享受一年一度的團年時光。彭中田原計劃趁著在家自行隔離的時間在父母跟前盡孝,“這次可以待一個月甚至更久,我很珍惜。”
(彭中田的請戰申請微信截圖)
宅在家里沒事就刷網頁,1月26日,彭中田注意到新希望集團參建了武漢火神山醫院,項目負責人是兄弟單位興源環境的華中市場負責人吳文華,他立即致電這位老熟人打探情況。
吳文華:“老彭,我這邊太難了,缺人啊!”
彭中田:“缺人你怕啥,我這邊不是個現成的嗎?”
當時恰逢興源在火神山之外,又接下了雷神山項目。雙線作戰,管理和運營人手緊張。消息傳到公司微信群里,分散在各地項目部的項目經理們開始“刷屏”:手寫申請書、微信語音、短信……還有私信找自己分管領導“做主”的:“幫兄弟們爭取一下,不要辜負我們的一腔熱血!”
彭中田看到吳文華在朋友圈里寫道:“我是武漢人,生于斯長于斯,一定要為這座城市和鄉親做點什么。”
項目還缺乏熟悉電氣、調試相關的工程人員,正從湖北巴東、大悟項目、貴州播州項目調集人手。而作為兄弟公司員工的彭中田,正好有電氣從業經驗,也具備管理經驗。兩人一拍即合,彭中田主動向公司申請,以設備身份馳援火神山。
“我并不是一拍腦袋決定的。我之前在武漢工作,對疫情有充分的認識,能衡量這件事的危險程度。到達火神山之前,我雖然很忐忑,但也做好了心理準備。”對于參加援建,彭中田并不認為是沖動,“很多在武漢的同事都勸我別來了,太危險。我想了一下,危險誰不怕?但還是得有人上,這也是功德一件。”
直到啟程,父母和妻子還是不支持他的決定,只有上高二的女兒給他投了贊成票。“‘老爸很棒’,簡單的四個字,我很開心。”
彭中田相信,只要火神山、雷神山兩家醫院建好,疫情很快就能得到控制。“目前的關鍵就是醫療條件的局限。我只想出一份力,幫助醫院早點建起來。”
決定下來就要行動,不過當時想去武漢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按照隔離規定,彭中田首先向村上申請,村里向縣委反映,安排他去縣人民醫院檢查。等一切都準備妥當,彭中田發了個朋友圈:“武漢挺住,我回來了一起呼吸!”然后驅車20小時,從老家一路自駕到達武漢。
( 新希望其他員工的請戰書)
1月28日:趕到火神山
敢到這里來的人,就沒有一個不行的
——彭中田
(火神山的污水處理施工場地)
1月25日下午,現場管理的先遣隊到達武漢火神山工地。武漢那段時間天氣糟糕,連夜陰雨,場地內坑坑洼洼,一踩一腳冰水。吳文華帶著同事們,和中建三局項目方,站在工地門口打著傘,有人還提著自己換下來的鞋子,開了第一個項目碰頭會。
1月28日晚,彭中田趕到火神山,還沒歇口氣就立刻加入到現場工作,接手了晚班的現場協調工作。他主要負責協調配件和安裝工作,此外也幫忙電焊、氧焊、預埋。“總之就是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”他還上交了自家的城市越野車,幫助同事往返于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個工地。
(夜間的火神山施工現場)
火神山曾是武漢人跡罕至的荒地,這十天里卻燈火通明、一片繁忙。中建三局等負責主體結構建設的央企先后抵達,大型設備陸續進場。
剛到火神山,戰友們就讓彭中田受到很大觸動。“開始都講普通話,等大家開始說鄉音,發現來自五湖四海。這么危險的地方,還有這么多外省人趕來參戰,讓人非常受鼓舞。”除了他這樣三四十歲的中堅,戰友中既有90后,也有60后。“敢到這里來的人,就沒有一個不行的。”
1月29日后,火神山、雷神山兩座醫院的建設開始受到全國、乃至全世界的關注,施工現場開啟24小時全網直播。彭中田趁著夜班吃飯的時候,會在朋友圈發工程進度,其他人工作時也會留意微信群中的指示。但對于千萬人關注的直播,大家既沒有時間,也沒有精力去關注。
1月29日晚上,從貴州播州項目上趕到武漢增援雷神山的4名同事到了,其中的尹志彬并非公司員工,而是公司播州項目總工羅月月的老公,因為有近20年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調試經驗,被自己太太推薦火線加入的。
項目部歡迎新同事的儀式簡單而熱烈:大家拿出了“火神山最好的夜宵”——武漢志愿者送的愛心方便面,招待趕了一天路的兄弟們吃了個熱乎飯,馬上就投入了夜班的工作。
(施工現場晝夜奮戰的工友們)
1月30日:天佑武漢沒下雨
長時間戴口罩,捂得臉上都要“爛”了
——彭中田
興源環境1月24日正式接到參建武漢火神山醫院污水處理系統的任務;1月25日先遣隊抵達火神山,完成場地分析和確認;1月26日首批藥品等物資抵達,開始清表土建;1月27日,從江蘇發出的大型設備進場,開始籌建項目團隊;1月28日,項目所需物資與設備基本運抵,并安裝完畢,雷神山也開始施工,與火神山雙線作戰;1月31日配電完畢,管線具備通水條件;2月1日施工收尾,完成交付前設備測試;2月2日完工交付。
從除夕正式接到任務,人員、設備調度等準備工作完成,興源只用了3天,從進場施工到完工交付,興源只用了7天。完成同等規模的項目,正常工期是45天,人員配比是現有的兩到三倍。幾乎所有的項目參與建設方,都創造了和興源環境類似的“火神山記錄”。
回顧火神山項目的施工建設過程,彭中田充分理解了一句話——“召之即來,來之能戰,戰之必勝”。
(工作中的彭中田)
項目組正式接到任務是除夕夜,經過一夜緊張的討論和組織,1月25日凌晨4點,就拿出了一套倒推施工的計劃表,把這10天精確到了240個小時,以每12個小時為單位倒排工期,爭分奪秒。
1月25日入場后,包括管理層在內,所有人每天都連續工作16小時以上,中途基本沒有休息時間。和彭中田搭班的小伙子叫朱詩昊,他倆分別負責夜班與白班,加起來每天工作32個小時以上。幾乎每個人都有連續通宵的經歷,累了就貓在物料上睡半個小時,醒來繼續干活。
(工友太累了就靠在物料上休息一下)
采購難度大、運輸不穩定、電話隨時會打過來、與其他參建企業溝通協調……“能躺平了一口氣睡5個小時就是件奢侈的事。”
彭中田還記得,28日剛到火神山那天,一整天只吃了一碗方便面。“忙起來腦子里全是工作,根本忘記吃飯這回事,等到體力不支才想起來。”雖然集團提供有肉有蛋的盒飯和自熱飯,但每個人都在5-10分鐘內結束戰斗。“不能扎堆吃飯,分批次輪流吃,施工人員優先。輪到管理人員,飯菜經常都冷了。”
口罩由施工現場發放一部分,其余由新希望集團自行籌措。一次性口罩能用2個小時,3M口罩能用4小時,都是緊俏的物資。“口罩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,需要精打細算著用,而且長時間戴口罩,捂得臉上都要‘爛’了,只有吃飯摘下口罩時,臉上的刺痛提醒我們身處何處。”
彭中田說,這樣一個超級工程,不僅要20多家參戰公司3000多人的高度配合協調,還要那么一點天時地利,每天晚上的交班會,都把第二天的天氣考慮到施工安排里面。1月30日晚上,聽說要下大雨,后勤的同事提前訂好了雨衣、雨靴,仍然要按計劃趕工。“沒想到天佑武漢,連續兩天都是大晴天。”
2月2日:勝利在望
犒勞自己大睡一場,“其實只有不到5小時”
——彭中田
彭中田這樣激勵同事們:“我們不是在做普通的工程,而是在與死神搶人。”
(彭中田)
2月2日上午,武漢火神山醫院宣布完工,污水處理工程項目也于下午4點驗收交付。因為值夜班,彭中田沒有出現在下午的完工合影里,最后自己在原地補拍了一張“單人紀念照”:“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火神山,走之前拍了一張照片紀念。”
中午12點交班后,他領了兩份盒飯,用熱水泡了泡對付過去,然后大睡了一場。“犒勞一下自己。說是大睡,其實只有不到5個小時。下午6點,我就前往雷神山支援,一直工作到現在(第二天的中午12點)。”
按照計劃,2月6日雷神山開始收治病人,2月4日污水處理項目就要完成調試。不過彭中田感覺更有信心了:“相比火神山的一片荒地,雷神山的基礎施工條件要好一些,團隊也總結吸取了火神山的經驗,統籌工作更加科學容易。”他打趣道,“也可能是我的身體已經適應了熬夜的工作。”
距離雷神山完工只剩3天,這場戰“疫”勝利在望。彭中田卻不打算在完工后就回家。“我會留在武漢繼續做業務,通過協調多方資源,向武漢本地提供貨物。我還是想繼續在武漢發光發熱,接下來能做的事情還很多。”
- 2020/12/1 0:00:00 【希望的故事】重生的心田
- 2020/12/1 0:00:00 新希望六和首個樓房養豬場竣工交付
- 2020/12/1 0:00:00 【公示】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課題指南
- 2020/12/1 0:00:00 【公示】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課題指南
- 2020/11/1 0:00:00 新希望集團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為“全國文明單位”
- 2020/4/8 0:00:00 上海厚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- 2020/2/14 0:00:00 【詩強思醫】新希望核心文化的核心:“四維十條”價值觀
- 2020/2/13 0:00:00 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聯盟參與“三保”行動承諾書
- 2020/2/13 0:00:00 【同心抗疫有希望】“兩山”精神激勵我們跨越一山又一山
- 2020/2/12 0:00:00 四川新網銀行定向捐贈200萬元支持四川援助湖北醫務工作者
- 2020/2/7 0:00:00 主動履責勇擔當 同心抗疫有希望
- 2020/2/4 0:00:00 才下火神山,又上雷神山——一個四川“逆行者”的武漢日記
- 2020/2/3 0:00:00 【同心抗疫有希望】新騰數致竭力支持,“四川群防快線”全網上線!
- 2020/2/2 0:00:00 【同心抗疫有希望】鏖戰7天!興源火神山污水處理項目如期交付
- 2020/1/31 0:00:00 【同心抗疫有希望】新希望集團捐贈3000萬元 幫助三農防疫抗疫
- 2020/1/20 10:12:27 【中國經濟網】新希望發布“根植大地的新希望文化金字塔”揭秘發展底層“密碼”